目錄

現今的所稱的「靜瑜伽」即是由艾氏學派所衍生出來的。

艾氏瑜伽的特色

著重於精準地「正位」(aglinment)。所謂正位,就是精準正確地在瑜伽體式中,順其生理肌肉、骨骼結構與臟器位置,運用瑜伽輔具,達到正確位置的精準度,以利身心靈各層面發展,透過體式歸正恢復其功能與平衡。

艾氏瑜伽中,輔具原本是為了幫助身體僵硬受限的人,讓其能安全精確地在體式中達到正位,後來也針對身體有受傷,或是有嚴重病症的瑜伽練習者,大量使用瑜伽輔具以助其練習。在這些練習者身上都有良好顯著的修復療效。

艾氏瑜伽練習中亦包括修復瑜伽(Restorative Yoga),雖然大多是仰躺、俯臥體式,但還是有站姿,肌肉在體式中仍須工作。

靜瑜伽的練習方式

靜瑜伽體式則是延伸成完全放鬆的練習體式,以助練習者感知天人合一之狀態。靜瑜伽練習,主要是藉由地板體式停留八~二十分鐘。若要達到身心深層放鬆,建議停留二十分鐘以上為理想。

靜瑜伽地板體式,通常輔具是陰瑜伽的兩倍,透過大量瑜伽輔具使用,全身肌肉骨骼、筋膜都得以放鬆。心智也得以有休憩的空間。除了放鬆與休息之外,練習著重於找到適合自己的舒適,與深刻的允許帶來的自我覺察練習。懂得自我關愛與自我照顧,亦是種慈心的心法練習。

瑜珈相關常見問題

不需要!瑜伽的練習可以幫助你提升柔軟度,但並不要求你一開始就具備。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,瑜伽是為了調整身體與心靈,而不是達到某種特定的柔軟標準。

瑜伽的練習時間可以根據你的時間安排來調整,通常每次20到60分鐘是理想的。即便只有10分鐘的短練習,持之以恆也能獲得好處。

基本設備包含瑜伽墊、舒適的運動服裝即可。初學者不需要太多額外道具,根據需要可以加上瑜伽磚、瑜伽帶等輔助工具。

瑜伽可以在任何時間練習,早晨練習能為你提供能量,晚上則有助於放鬆和睡眠。選擇一天中你最有可能保持穩定習慣的時段即可。

最好在餐後2-3小時練習,空腹狀態下能讓你更舒適地進行體位法,避免胃部不適。如果你覺得餓,可以在練習前少量攝取水果或堅果。

建議初學者一週練習2到3次,然後逐漸增加練習的頻率。規律練習比一開始過於頻繁更有助於建立長期的瑜伽習慣。

瑜伽是壓力的管理,對於情緒性飲食特別能幫助。瑜伽的體式可以透過提升新陳代謝、增加肌肉力量。真正想要減重減脂,主要還是要靠改善飲食習慣來幫助體重管理,七分吃,三分動。

瑜伽適合所有年齡層,無論是小孩、成年人還是老年人,只要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進行適當的瑜伽類型練習,對身心都是有益的。

可以詳讀網頁的「瑜伽類型」依個人狀態來選擇課程。全系列的課程,老師的教學經驗豐富,口令清晰,深入淺出,任何對象都能容易上手。

瑜伽包含身體動作和冥想的練習。透過專注於呼吸和動作,瑜伽自然會引導你進入冥想狀態,幫助減少壓力,提升專注力。

練習瑜伽時,傾聽身體的感受至關重要,切勿勉強自己進入過於困難的體式。保持正確的姿勢、緩慢進入體式、使用輔助工具,都能有效避免受傷。參加專業指導的課程也是安全的保障。

瑜伽有許多健康益處,包括增強柔韌性、改善肌肉力量和平衡感、減少壓力、增進睡眠品質,提升免疫功能,以及促進心靈的平靜。

Michelle Chu Yoga APP系統下載後,可預約一個月內的課表。課表也會在FB或IG限動。

正值生理期間的朋友,適量運動更有助經血排出及紓緩經痛不適,溫和又舒緩的正念陰瑜伽 與 靜瑜伽 特別適合此時較為疲憊的身體,也能緩解與經期相關的不適感(如:經痛與頭痛)。經期期間應避免高強度運動、長時間倒轉的空中瑜伽或倒立。

Picture of Michelle Chu

Michelle Chu

美國瑜珈聯盟 ERYT500 小時的高階師資,18年海內外瑜伽練習教學經驗,完成上萬人次瑜伽課程與師資培訓教學。教學風格多元,融合瑜珈、正念意識、脈輪、身心科學,並為女性身心健康專家,倡導整合練習,鼓勵將瑜伽帶入生活中,向內觸及瑜伽靈性面向。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