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想練瑜珈的人,心中都有一個困難的理由
「老師,我真的很想規律練瑜珈,但就是難喔,我有家庭跟小孩要照顧。」
「我知道瑜珈對我很好,可是每天都被工作追著跑,下班後只想癱在床上放空……」
如果你也有過這樣的掙扎,請別急著責怪自己。你不是不夠努力,而是生活真的很擠,這是一個考驗「真愛」的時代——對自己的真愛,對自己選擇的專注。
為什麼我們無法規律練習瑜珈?
其實,多數人卡關不是因為懶,而是被這個時代的特性困住了:
1. 選擇太多,反而不知道怎麼開始
現在線上線下瑜珈課程百花齊放,老師風格各異、路線多樣,結果資訊看了很多,卻從沒真正站上瑜珈墊體驗過。
2. 資訊過多,卻缺乏真實體驗
網路文章、書籍、影片講得頭頭是道,呼吸法、正念、脈輪什麼都知道,但腦袋裝得再多,身體沒動過、心沒有靜過,也無法真正感受到瑜珈的好。
3. 想像很多,卻沒有實際行動
你曾無數次想像自己成為一個每天練習瑜珈的人,但計劃總是輸給工作、家庭、社交和「累」的藉口,遲遲沒踏出第一步。
建立規律瑜珈習慣的 4 個關鍵
在忙碌與疲憊成為日常的生活中,想要維持瑜珈練習不只是意志力的挑戰,更需要策略與方法。這四個關鍵,不只是行動指南,更是幫助你找回對自己承諾的起點。
1. 選擇自己,把自己排進行事曆
將自己放在優先順位,不是自私,而是讓你有力量繼續照顧他人與應對生活。試著每週排定1~2堂瑜珈課,提前預約並固定時段,堅持3週,你會開始發現改變。
每週做一件對10年後的自己有益的事,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。
2. 找到一位你信任的老師,穩穩走一段瑜珈旅程
不要一直跳課、換老師,找到一位感到身心舒適、有共鳴的老師,能幫建立穩定、規律,也更容易持續。
3. 選一間離生活動線方便的瑜珈教室
交通便利是關鍵。離家或公司近的地點,更容易實際出門上課。不用完美,只要規律就好,習慣會自然形成。
4. 把瑜珈當成「承諾」,不是「KPI」
瑜珈不是績效考核,而是一種生活態度。當你從「我應該要練」轉變為「我想要練」,練習才會成為內在渴望,而非壓力來源。
我們不缺資訊,缺的是身體的真實參與
這個時代最珍貴的,不再是資訊,而是「真實經驗」與「活在當下」的能力。再多筆記和知識,都無法替代你站上瑜珈墊,親身感受呼吸與安靜的那一刻。
即使每週只有1~2小時的時間,只要願意為自己停下來,長期累積下來,也會在身心中滋養出穩定而有力的內在力量。
願你在繁忙的生活中,仍願意為自己留一塊瑜珈墊的空間,讓身心重返清明與穩定。
Michelle老師的200 小時完整師資培訓,線上+實體全面開放報名中!
除此之外Michelle Chu Yoga也有多種大眾瑜珈課,歡迎加LINE了解課表時間,親身來體驗瑜珈以及「靜」得下來的自己!
